本文作者:admin

董永遇仙的故事

董永遇仙的故事 摘要: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太原热线www.0351net.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永遇仙的故事  晋‧干宝《搜神记》  董永是《二十四孝》故事的...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太原热线www.0351net.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董永遇仙的故事

  晋‧干宝《搜神记》

  董永是《二十四孝》故事的孝子之一。因卖身葬父而受世人传颂。他的生平有不少传奇故事 .经常被改编成民间戏曲,如《仙姬送子》,《天仙配》皆讲述董永与七仙女的「送子」故 事。

  董尚得子

  传说汉朝时,博兴县的董家庄有个叫董尚的庄稼人。夫妻俩男耕女织,和和睦睦地过日子。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两人婚后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孩子。夫妻俩盼子心切,每月的初一 、十五和逢年过节,妻子就跑到村外的庙里去求"送子娘娘".

  董尚四十岁这年,一天夜里,妻子做了一个梦。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用一根红绳拴着一 个胖小子来到她家。

  孝子董永

  老太太对她说:"你夫妻二人心地善良,又那么虔诚地求我。可你们命中不应有孩子,看在

  你俩的好心,我把泰山奶奶守门的童子拴来了。这孩子命中吃苦受累,你俩看着儿子长大成

  人。"说完,把红绳递给她,转身走了。妻子欢喜得不得了,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好象

  一松手孩子就飞了。当她从梦中醒来后嘴角还挂着笑。妻子赶忙把丈夫叫醒,跟他说自己刚

  做的梦。说来也怪,丈夫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过了不几天,妻子真的有喜了。又过了十个

  月,妻子真生了一个白胖小子。

  中年得子,两口子比啥事都高兴,别人也为他家高兴。孩子满月这一天,亲朋好友都来贺喜

  。洒席上,董尚求贺喜的人们给孩子起名。有一位喝过不少墨水的人,是董家的一个远房亲

  戚。只见他拧眉闭目想了一阵,摇头晃脑冲董尚和在坐的人们说:"诸位高朋,董兄中年得

  其贵子,实乃大喜。为了使董家人财两旺,世代传承,我给孩子取一'永'字。'永'者,久也

  ,乃永世不衰之意也!"说完,冲四周抱了抱拳,躬身道:"献丑了,请指教!"

  贺喜的人听这个人有学问,说得有鼻子有眼,且大吉大利,都拍手称好。这样,董尚就给孩

  子取名"董永"了。董家添了人口,也添了喜气。两口子守着一个白胖小子,日子过得更有滋

  味儿了。

  董永在爹娘的看护下,一天天长大了。董尚是庄户人,只知道做营生,斗大的字认不了半口

  袋。可他有心计,请来先生教董永读书认字,想让儿子出人头地。董永天生聪明,老师教的

  书,他学一遍就会。不到一年,老师肚子里的墨水都倒干净了。这样,董尚只好四处再给儿

  子请老师。董永知书识礼,尊老爱幼,人们都说董家祖坟占了风水宝地。这一辈子出了董永

  这么个好孩子。人们说的不假,董永长大以后,真的光宗耀祖,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子。

  董永定亲

  在博兴县,从很早以前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卖豆油的不用称,都用葫芦量着卖。时至今 日,仍有很多祖传的小油房用葫芦卖油。说起来,这个习惯和董永定亲还有关系呢。

  董家庄南十多里处,有一个很大的湖,叫马踏湖。马踏湖边有一个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老 汉。张老汉这年五十多岁,家有几间好屋,种着几亩肥地,小日子过得吃不愁、穿不愁。张 老汉啥都顺心就是有一件事让老两口子不如意:他们膝下无子,老来无人接续香火。

  他们一生只养了一个闺女,名叫张月莲。张月莲十八岁这年,已长得细皮嫩肉,模样就象马

  踏湖里挂着露珠儿的荷花。人俊了出名,花香了招蜂,三里五村的人都知道张老汉家有个如

  花似玉的俊闺女。有钱有地的人家,硬着头皮来碰运气,全碰了软钉子回去。家里啥东西没

  有的穷小伙子们,没有勇气迈进张老汉家的门槛,就有事没事地在大门外转悠,盼着能有幸

  看张月莲一眼,饱饱眼福儿。张家门庭若市,媒人一个接一个。这个还没走,那个早在门外

  等着了,闹得一家人吃饭都吃不稳。说起来也真叫人不明白,那么多的好人家,都掉下架子

  前来求亲,也有很多好小伙子上门巴结,可是张老汉却一一摇关不答应。

  闺女大了不可留,留来留去结冤仇。这么大的闺女了,不快找个婆家嫁出门,留在家里做啥

  昵?人嘴两层皮,七嘴八舌,说啥的也有。有的当面劝说张老汉,有的背后指脊梁。不管外

  人说啥,张老汉都当没听见。张老汉的老伴沉不住气了,一天,她劝张老汉说:"她爹,说

  媒的这么多,挑一家好的给孩子订下,也去了咱的心事。可你哪一家也不应,心里到底打的

  啥谱呀?"张老汉半天才叹着气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咱老来无子,就指

  望闺女给咱养老送终。常言说:好闺女不如好女婿。眼下这些来提亲的,都是图咱孩子模样

  儿好,媒人说媒,也是捡好听的说。可闺女过门就成了人家的人了,到时还认得咱吗?我不

  应亲,有我的主意。我想找一个好心肠的女婿,咱老来也有个指望。"

  话不说不明,老伴儿听老汉说的在理,就不埋怨了。她只是说:"你得早打谱呀,这样等能

  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女婿。"张老汉笑着说:"你放心,这几天我已想出一个主意,咱破些

  财,保证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女婿。"

  第二天,张老汉从邻村的油房里买了好几担油。妻子见了很是吃惊,问他买那么多油做啥,

  他只是笑。只见张老汉找出一身烂衣服穿上,拿了一个油葫芦,挑着一担油卖去了。

  张老汉挑着一担油,走街串巷,一路走一路吆喝着卖。来人买油了,他用葫芦量着卖。他的

  油葫芦一下盛半斤,可人家买两下时,就算成四两。人们看他不会算帐,都来买他的油,买

  了就走,头也不敢回,生怕他算过帐来要钱。张老汉起早贪黑卖了十多天油,吃苦受累不说

  ,还赔了好多钱。老伴不知他为啥做起了买卖,也不知赚钱还是赔钱,问他时他啥也不说。

  老伴害怕了,想他是中了啥邪气,就请来神婆给他跳神治邪病。张老汉气得直翻白眼,可以

  不好说别的,只是脸上的笑模样没有了。他一天到晚一声也不吭,低着头去做那赔本的买卖

  。

  这一天,张老汉挑着油担子来到董家庄。董永的娘听见有人卖油,可巧家里没油了,但做饭

  脱不幵身,就叫董永拿了油坛子去买油。董永接过油坛子来到街上,张老汉头也不抬,接过

  油坛子,按老卖法给董永打了油。董永接过油坛子,算了算帐,对老汉说:"老伯,你算错

  帐了。你这葫芦一下子是半斤,两下应该是一斤。可你两下说是四两,这样做买卖几天不做

  穷了吗?"

  张老汉一听愣了,虽说他这几天就是找这样好心肠的人,眼下真找到了倒有几分不相信了。

  他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董永一阵,笑着说:"你真是个孩子,这么傻呀,我多给你打油,少

  要钱,你不愿意吗?"董永也冲张老汉笑了笑,一本正经地说:"老伯,常言说,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你做的小买卖,一天也挣不了一壶酒钱,还不会算帐,家里有多少家业也撑不住

  赔呀!"

  董永说完,张老汉笑了。他心里不由得一阵欢喜,拉着董永问:"你是谁家的孩子?领我见

  见你爹娘行吗?"董永点头答应,领张老汉到他家了。张老汉见了董永的爹娘后,笑着说:"

  你们真有福气呀,摊了这么个懂事的好孩子,能给我一半吗?"董永的爹说:"老兄过奖了。

  只是我就这一个孩子,你说要一半,怎么给你呢?"

  张老汉不慌不忙地说:"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咱结成儿女亲家,你不是给我半个儿了

  吗?"

  董永的爹听出张老汉话中有话,就说:"承蒙老哥错爱,请把话挑明了吧!"张老汉看董永一

  家都是实在人,就坐下把闺女找亲的事说了。说完后,他叹一口气,又说:"为了找一个称

  心的好女婿,我卖了好几天油,赔了不少钱。直到今日,我总算找到了。我的钱赔得不冤枉

  ,如老兄看得起我,咱就结为儿女亲家。"

  董永的爹看张老汉也是实在人,很是对脾气,又听张老汉说的都是真心话,就说:"如老哥

  不嫌弃的话,我就高攀了。请问,令爱今年贵庚多少?"老汉报了闺女的年岁,董永的爹说

  :“我家孩子也是一十八,与令爱是同命人。同命人结亲不般配,请老哥三思。”张老汉一

  听着急了,脸红脖子粗地说:"同命人,喜盈门,这是大吉大利的姻缘。再说,孩子也不小

  了,结了亲,看个吉利日子让孩子过门,咱当老人的就了去心病啦!"

  董永的爹听张老汉一说,心里不愿意也不好意思说不行了。两个人坐下说话,越说越投机,

  越说越亲近。最后,两个人当场把这门亲事订了下来。董永的爹给孩子定下了终身大事,心

  里很高兴,就叫董永的娘打酒炒菜,他们俩亲家要好好地喝一壶。

  张老汉没想到给闺女找了这么个好婆家,心里很是高兴,很痛快地喝起酒。太阳偏西的时候

  ,张老汉起身回家。临走时,他和董永的爹商量,等冬天给孩子办喜事。

  董永一辈子找了两个媳妇,张月莲是他第一个媳妇,没过门就死了,埋在董家的坟地里了。

  董永讨饭

  董永从小就是个孝顺孩子。八岁那年,遇上了贱年,庄稼里颗粒不收,家家户户都挨饿。屋 漏偏遭连阴雨,董永的娘又在这时病倒了。一家人咋吃饭呢?董永的爹地个大男人,不能出 门讨饭吃。一家人不能等着饿死,董永挎个讨饭筐子讨饭去了。

  董永从小念书,过的是吃不愁穿不愁的日子,乍挎个筐子上门讨饭,咋也不好幵口。可不去 又不行,一家人就等他要些干粮吃。他挎着筐子从这个村走到那个村,从早晨走到晌午天, 一口干粮也没要到。快黑天了,董永看着空空的筐子,肚子饿得咕咕地叫。他想起了生病的 娘和在家挨饿的爹,两位老人一定盼他早回家,盼他要回干粮。眼下一点干粮没要到咋回家 呢?他越想越伤心,一个人坐在道边哭了起来。

  董永在这里哭,惹来了一些人。人们问他为啥哭,他哭得更厉害了。后来,他把娘生病,爹

  挨饿,自己要饭上不了门说了一遍。人们可怜他,都回家拿点干粮给他。从那以后,董永能

  上门要饭了。

  有一天,董永到了一个庄里要饭。进庄走了不远,碰到了一个卖豆腐的老头儿。董永站下了

  ,两眼直直地看着豆腐担子上那白生生的豆腐,鼻子一酸,眼里哔哔地流下了泪。

  卖豆腐的老头儿看见了,以为他看见豆腐馋哭了。老头儿的心软,叹了一口气,用刀子从边

  儿上割下一小块豆腐,来到他的眼前,对他说:"孩子,别哭了。我也是小本儿生意,绘你

  这一小块儿,吃了快去要饭吧!"

  董永高兴地赶忙接过豆腐,给老头儿深深地施了一礼,说:"谢谢老伯,倘若我长大后能挣

  到钱,一定想法报答老伯的大恩!"说完,他把那一小块豆腐很小心地放在了筐子里。

  卖豆腐的老头儿愣了,他没想到一个要饭的小孩子懂那么多礼节,也没想到他能说也一些大

  人话。

  老头儿打量打量董永,拉过他的手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我手你馋豆腐,给了你那么一

  小块,你为啥不吃呢?还对我这样感恩戴德呢?"

  董永见老头儿问,只好把自己为啥要饭的事说了。他看老头也是个好心肠的人,就接着说道

  :"我年纪不,还不能靠力气去孝顺爹娘。今日看见老伯卖的豆腐那么嫩,不由想丐了我生

  病的娘。我娘生病,身子虚,可已好些日子没吃菜了。我身上没有分文,不能买菜给娘吃。

  今日看见老伯的豆腐后,不知不觉流下了泪,可又不好向老启齿。老伯惠赠,我可以孝敬的

  娘了,这是您的大恩大德呀!"

  卖豆腐的老头儿听完董永的话,眼圈红了。他一把夺过董永手里的筐子,割下了一大块豆腐

  放进筐子里,冲董永说:"孩子,我卖豆腐卖了大半辈子,从没有碰到一个人说买豆腐给爹

  娘吃。你还是个小孩子,没有钱,可你心里却想着爹娘。你的孝心难得呀!你爹娘有你这么

  个孩子,是前世积的德。我送给你这块腐,你拿回去孝顺你娘吧!"老头儿说完,不等董永

  再谢恩,他已挑起豆腐担子,抹着眼泪走了。

  董永愣了愣神,冲老头儿的背影施了几个大礼,挎起筐子急急地回家了。

  到家后,董永把豆腐拿出来,让爹给生病的娘炖了一锅,娘的胃口大幵,好好地吃了一顿饭

  。她吃着儿子要来的豆腐,眼里流下了泪。董永看着娘吃饭了,笑了。

  董永卖身

  二十四孝图中有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一个小伙子,父亲死了后没有钱给父亲置办丧事,自 己把自己卖了,这是任何人都难做到的。董永做了,成了古今人们称道的大孝子。

  那一年,董永的父亲死了。当时董永家里很穷,没有钱给父亲办丧事。可他又不忍心这样埋 了,父亲活着时受尽了人间的苦,死了后没有寿衣,没有棺材,让父亲这样到阴间,有辱祖 宗脸面,自己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董永为难了,他甚至想到了死。可是以一想,自己 死了后,谁给父母的坟头填土呢?谁给父母守孝呢?就是不管这些,自己死了后,父母在九 泉之下也是合不上眼的。

  没有办法了,董永擦干了泪,出门去求亲千友,想借钱给父亲办丧事。他跑了一天,两条腿

  几乎跑直了,可是没借到一点钱。有钱的人家怕借给他钱还不了,不借给他。穷人家没有钱

  ,自顾自还顾不了,没有钱借给他。

  董永一连在外跑了好几天,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家,右还是没借到钱。晚上,他直直地跪在父

  亲身旁,一动也不动。他眼里没有泪,泪早流干了。他不知道该求助于何人了。这时,只要

  有人能出钱帮他埋葬父亲,了去了他的心愿,叫他咋报答也行。可是谁能帮他呢?人急了也

  能想出急法子。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走了有些人为了活命,卖了老婆和孩子。自己

  没有老婆孩子卖,自卖自身不是一样吗?自己的骨肉是父母给的,自己不能给父母尽孝了,

  再把身体卖了孝顺父母也是一样的。要是有人买,他愿自卖自身,有卖身的钱埋葬父亲,以

  此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主意想好了,董永躺在父亲的身旁稳很地睡了一宿。天明了,董永找了几根茅草,绑了小把

  儿,插在后衣领里。他从这个集市来到那个集市,从这个村来到那个村,一连几天,没有一

  个问价钱。

  这天董永又转到了马踏湖边的李家庄。他从一家高门楼前走的时候,被一个拦住了。那人站

  中他前边,阴声阳气地问:“你个人是做啥的?”

  董永抬头看看面前这个人,从穿戴和架式看,象是一个有钱的人。他以为自己遇到买主儿了

  ,赶忙低下头,深深地施了一个礼,说:“请问大叔你买人吗?”那个人愣了一下,问道:

  “买人?你卖老婆还是卖孩子?”董永摇了摇头,说:“我没有老婆孩子可卖,是自己卖自

  己。”“啥?你自己卖自己呀?”那个人听了,仰头大笑起来。等他笑够了,才说道:“我

  家老爷只买处表漂亮的女人,从来不买男人。”董永气得狠狠地瞪了那个人一眼,转回身就

  走。这时,从高门楼里又出来一个肥头大耳的人。他朝董永招了招手,说道:“慢走,我有

  话要问你。”

  董永站下了,心里抱着一点希望。

  那个人嘿嘿地笑了几声,说:“我一辈子娶了好些媳妇,可都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有一

  个给我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很孤单,你如果愿意,不妨给我当个儿子。我就把你买下。

  你看怎么样?”董永的脸一下子红了。一时间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儿。答应吧,明摆着是侮

  辱他。不答应吧,又怕万一真是一个买主儿。想了想,他把心一横,反正是卖给人家,只要

  他出了钱真买,他咋说我咋做。董永正要幵口,只听那个人又说话了:“哎,你到底是愿意

  还是不愿意?我李虎长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没听到过别人叫我一声爹呢。你如果愿意当我

  的儿子,就先叫我三声爹,我听听亲不亲,你叫的亲,我听着顺耳,钱多钱少不碍事,我就

  买下你。”

  不听则已,一听他说的话,董永心里呼地燃起了一把火,只烧得他两眼都发红了。说了半天

  ,站在这时原来是仇人李虎呀!就是这个黑心肝的家伙,打死了生身母亲,逼死了未婚妻子

  张月莲,又买通了官府,让他家吃了冤枉官司,官府还打断了父亲的双腿,赔上了全部家产

  ,还落了个家破人亡。要不是他,自己怎么能落到这步田地呢?真是冤家路窄,眼下又碰到

  他了,他还在取笑自己,这口气能咽下去吗?董永越想越一气,两眼都气得发红了。他浑身

  气得哆嗦,牙咬得咯吱咯吱地响,回过身子,朝站在台阶上的李虎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李

  虎看看走近了的董永,发现他瞪圆了的两眼里好像要喷出火苗子。吓得他向后倒退了一步,

  有几分心虚地说:“你要做啥?有话站在下边儿说!”李虎的话音刚落,大门里又出来了两

  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走过挡住了董永。董永好象没看见,忽然像疯了一样,从两个人中间闯

  了过去,一头把李虎撞了个四脚朝天。董永正想扑过去狠狠地咬他几口解恨,那两个汉子转

  身把董永抓住了。两个人这个打一拳,那个踢一脚,不一会儿就把董永打得不省人事了。李

  虎看了看躺在地下的董永,朝那两个人摆了摆手,说:“把他拖到庄外,扔到路旁的水沟里

  。有人问,就说他是贼,进来偷东西,叫你俩抓住了。”那两个人答应着,赶忙过来,把董

  永架起来走了。到了庄外,两个一叫劲儿,把董永扔到路旁的水沟里了。

  天很冷,沟里的雪很厚。不一会儿,董永又醒过来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到了这里的,就

  象做梦一样。过了一阵,他才想起了在李虎有的大门外发生的事。

  他咬着牙撑起身子,一下一下地从下边往沟崖上爬。费了很大劲,他到底爬上了沟崖。他坐

  在雪地上喘了一阵,忍着浑身的疼,要再去找李虎拼命。

  刚走了几步,他又站下了。就这样去找李虎拼命吗?他家里那么多人,去了不是白白地送死

  吗?再说,自己死了算不了啥,可是父亲啥,可是父亲怎么办?谁去替自己尽孝呢?想到这

  些,董永咽下了一口冤气,慢慢地回头往家走去。直到天很黑了,他才趔趔趄趄地回到家

  。进屋后,他点上火暖和暖和身子,又上炕跪在父亲的尸体旁,说道:“爹,不孝儿对不起

  你。我自卖自身几天没卖得了,还受了咱的仇人李虎的欺负。你老人家躺在家里已好几天了

  ,让你受委屈了。”

  董永说完,扑到父亲身上哭了起来。

  苦命人什么时候也是命苦。董永自卖自身没人买,碰到仇人李虎还差一点搭上命。直到后来

  ,他让傅家庄的傅员外买去了成全了人的孝心。从那时起,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就一代一代

  地传下来了。

  董永守孝

  在博兴城南几里地,有一座古城遗址。早年,这座城叫蒲姑城。

  蒲姑城住的国王,叫妙庄王 .妙庄王有三个闺女,没有儿子。他的大闺女和二闺女都出嫁了,身边只有三闺女没出嫁, 人们都称好为三皇姑。

  有一年,妙庄王身上突然长了一个人面疮,有鼻子有眼,疼得妙庄王死去活来。妙庄王是个 治国安民的明君,他长疮后惊动了神仙。一天夜里,神仙托梦给妙庄王夫妻和三皇姑,说要 想治好人面疮,需要用活人的双手和双眼做药引子,吃下药就好。

  第二天,三皇姑真的剁下了自己的双手和挖出了双眼。让人给父王送去,她到香山寺出了家

  。妙庄王吃下了闺女的双手和双眼做药引子的药后,真的治她了人面疮。他为了报答闺女,

  封三皇姑为"全手全眼佛".三皇姑一听父王封她为佛,心里一时高兴,错把"全手全眼佛"听

  成了"千手千眼佛".回寺后,她的眼里长出了手,手里长出了眼,真的成了"千手千眼佛"了

  。这个"千手千眼佛"是个孝女,她也喜欢世上的孝男孝女们。

  有一年,董永的父亲死了。董永为了埋葬父亲,自卖自身。这事"千手千眼佛"听说了。当时

  ,董永正在父母坟前为父亲守孝,可巧"千手千眼佛"看望父母从此路过。

  董永为父亲守孝,在父亲坟前搭了一个草棚子。他白天打扫坟前的土,夜晚就在草棚子里睡

  觉。三年的时间,说起来好说,可真正做起来就难了。董永守孝,没有饭吃,只好到近处的

  村里要点东西吃。夏天,蚊子成群结队地飞进棚子,把董永的身上都咬烂了。冬天,北风呼

  呼地刮,草棚子不挡风,冻得董永黑夜睡不着觉。前面说过"千手千眼佛"从这里路过,知道

  了在这里守墓的是董永,也知道董永受了多少人间的苦。她被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冲着董永

  了草子吹了一口仙气。人那,董永住的草棚子能挡风了,能遮雨了,能隔寒了。

  冬天,草子里暖烘烘了,别处的草早就枯死了,草棚子的草还不死。幵春时,别地方的草子

  不发芽儿时,这里的草已长的很高了。

  夏天,外边热,草子里凉嗖嗖的。别处的蚊子成群结队地飞,这里却没有一个蚊子。

  董永给父亲守孝的事过去了很多年了,可是他守墓的地方还在。每年正月里,别的地方雪还

  没化,这里的草已发芽了。常有很多地方的人们去看稀奇。

  有一年,一个人在董永守墓的地方种了玉米。快熟的时候,他怕有人来偷他的玉米,就天天

  黑夜到玉米地里睡觉。黑夜蚊子很多,把他浑身都咬烂了。这个人的儿子还不大,可是看到

  爹那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非替他去看玉米不可。说来也怪,这个孩子黑夜在玉米地里睡

  觉时,他睡觉的地方没有一个蚊子。明天了,他看看身上没有一点地方被蚊子咬过。人们都

  说孝子帮孝子,那是董永看这孩子孝顺,就把自己为父亲守墓的草棚子借给了他。

  还有一年,一个小伙子和娘过日子。过年了,小伙子没钱给娘割肉吃,没人面给娘包饺子吃

  ,觉得对人起娘的养育之恩,没有脸再活在世上见人。晚上,他趁没人的时候,拿了一根绳

  子,一个人偷着跑到村外去上吊寻死。他想上吊的那棵树,可巧是早年董永为父亲守墓时栽

  下的。小伙子坐在树下哭诉了一阵,拉过拴在树枝上的绳子。不想他一拉绳子的时候,树上

  哗哗地落下了很多钱。小伙子不寻死了,脱下衣服把地下的钱包了起来,拿回家孝顺娘去了

  。孝子帮孝子,这是董永看这个伙子很可怜,帮助了他这么多钱。

  两千年过去了,董永给爹守墓的地方还有,并且出了很多稀奇的事,大都是董永帮助孝子的

  事。直到现在,这里的人都特别孝顺老人,人们争着当孝子。如果哪一个人孝顺父母,别人

  都瞧不起他,让他在人们面前头了抬不起来。传说如果谁有急事要做,没人给照看孩子,把

  孩子放在董永的坟前就行。孩子乖乖地玩,不哭不闹,只围着坟的四周玩。只是有一条,送

  孩子的人一定要是孝子,不然也是不灵的。

  还传说要是哪个孝子没钱花了或是急等着用钱去买东西孝顺父母,只要到董永的坟前求求董

  永,第二天就给你准备好你所需要的钱。但也有一个条件,这钱是借的,用完后你心须再还

  上。要是不还,以后也就不灵了。以上这些事,已过去很多年了,现在有时还出现,有些事

  还和过去一样。

  董永遇仙

  汉朝时有孝子名董永,家世贫困。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财主裴员 外借钱埋葬父亲。

  丧事办完后,他在前往裴员外家的半路上,在一老槐树下,遇到一位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 他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就不肯答应。但女子意志坚决,表示愿意与他同甘共苦。 董永无奈,只好答应。以槐树为媒,结为夫妻。

  于是董永与女子一同到裴员外家工作清还债务。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日夜不停做工,

  只用了一个月就织了三百尺细绢,还清了财主的债务。

  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女子辞别了董永。原来女子是天上玉帝的第七女儿七

  姐。七仙女被董永的孝心所感动,于是下凡帮助他。玉帝给七姐的百日期限已满,生离在即

  ,七姐含悲忍痛,不敢明言,路上用了许多暗示对董永示意;董永纯真爽直,不解妻意。在

  冷酷的天条与玉帝的压力下,七姐为保全董永生命,保全腹中胎儿,忍痛道出隐情。这对恩

  爱夫妻,在槐树下惨痛割别。

  七姐走时还指点董永把一夜间织出龙凤锦献给朝廷,才诀别而去。董永依计行事,被皇帝封

  为“进宝状元”。后来七仙女下凡送子,在董永游街庆贺的时候,再度出现,把一个男婴交给

  董永,随后又扬长而去。

  此子(名董仲舒)长成后思念母亲,并向严君平求卦。先生指点迷津,终于使仲舒见到母亲

  。道士严君平指点道:“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

  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仲舒探母亲归来后不久,董永去世。董仲舒后来被上天封

  为鹤神。

  但有学者指出:儒学家董仲舒是西汉人氏,而董永是东汉人氏,两人不可能是父子。

  另有传说,董永卖身葬父,卖到博兴县城南锦秋湖(麻大湖)边傅家庄傅员外家。傅员外只

  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儿。傅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进,成天由丫环陪着在后花园的绣楼上念书

  、写字、绣花。一日董永干完活,划船时竟到了后花园。傅小姐早就听说董永是个孝子,今

  天从绣楼上看见他,就有了爱慕之心。傅小姐见董永看着绣楼发呆,就在手绢儿上写了一首

  诗,包上石头,扔到船边的水里。董永一愣,赶快捞上来一看,上面写着一首诗:“手拿石

  头击中流,一声震破湖中秋﹔千条万线结成眷,万颗明珠我不收。”

  董永看完诗,羞得红了脸,心里却高兴。他见水边有棵老槐树,就摘了些槐叶,写上字,用

  荷叶包起来,放在水里,顺水漂流过去。傅小姐捞起荷叶,连起树叶来一读,也是一首诗:

  “茶饭虽香也无味,一片相思随流水﹔千条万线结成眷,槐叶石头当红媒。”以后,他俩就

  不断用槐叶石头表达心意。过了一年,傅员外给女儿找婆家,多么好的主她都不应。傅员外

  看出女儿的心思,又觉得董永是个大孝子,人老实,脾气好,就招他做了女婿。一年后,傅

  小姐生了一个儿子。董永与傅小姐恩恩爱爱,孝敬老人,日子越过越好。

  董永故里

  人们出于对董永“孝行”的赞颂和爱戴,各地的“董”姓后裔都以有这样一位光荣的祖先为 荣,这就造成他的籍贯、故里出现了不同的说法。但是统而观之,上述省外各地“董永故事 ”和“董永遗迹”,都存在着内容要素和情节链条残缺不全,无法自圆其说的疑点和漏洞。

  董永是一个以“孝行”著称于世的普通百姓,所以关于他的确凿资料并不很多,但人们仍然 可以从“弹词、宝卷”和“小说”作品中,窥见有关董永籍贯故里问题的珠丝马迹。如在清 代“弹词”中有,“家住祝州府万阳县普州村”“原来就是普州村上之董永”等语。

  这里所说的“万阳县”和“普州”,实际上就分别是今日“万荣县”和运城地区的古称“蒲

  州”,关于董永所在的村庄,在宋、元话本《清平山堂话本》所辑《董永遇仙记》里有“话

  说东汉末年,去至淮安府润州府丹阳县董槐村”等语,这里所说的“董槐村”实际上就是由

  现在万荣县皇甫乡“董”姓聚住的“小淮(槐)村”讹传而来。这些“淘沙沥金”的发现,

  可以作为“董永故里”就是万荣县小淮村的旁证。

  通过“董永故事”的“文化寻根”,人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儿女对祖先的深挚怀念,对

  孝行美德的歌颂赞美,对文明道德的推尊崇拜,对幸福爱情的向往追求,对高尚人性的讴歌

  热爱之情﹔更可以体会到中国各地华人之间永恒的骨肉相连、密不可分的血缘和感情联

  系,这就更国彰显出“董永故事”广泛传播的巨大思想文化意义。人们可以由此坚定不移地

  相信﹔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如同一株深深扎根于大地沃土这中,在任何狂风暴雨面前都

  屹然挺立的参天大树,永远枝叶蓊郁,永远高大挺拔,永远生机勃勃,永远欣欣向荣。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